敘山,敞開心中那座山的洞口,走進去。
這座建築,不作為一個想望,而作為一個鼓舞,
我們要走進那座山──
進入屬於個人的自學模式,
練習過一種,能夠忠實向自己述說的生活。
我們將在這座溫柔的建築磐石裡一同修習,
讓明亮平靜的居所意識引領我們,
看向最遠的山脊,
找到生命光源滋生的來處。
好好生活,就能好好前行。
敘山,敞開心中那座山的洞口,走進去。

這座建築,不作為一個想望,而作為一個鼓舞,我們要走進那座山──進入屬於個人的自學模式,練習過一種,能夠忠實向自己述說的生活。我們將在這座溫柔的建築磐石裡一同修習,讓明亮平靜的居所意識引領我們,看向最遠的山脊,找到生命光源滋生的來處。好好生活,就能好好前行。

城市與山脈接壤的人文沃土

在城市整體西進的道路上,理和期望成為一位先行者,從2008年開始,於向上路陸續推出的:原風景、晴耕雨讀、時光嶼作品,是理和為著城市建築風景所做的努力。當城市的軸線變換,牽引各方流動,我們所思考的是,如何在一片混沌中保持明晰的建築初衷。

城市與山脈接壤的人文沃土

【敘山行路】是2022年理和細細打磨的建築新作,用更加成熟謙遜的心態觀察環境與建築之間的共融關係,基地位址座落於【晴耕雨讀】個案旁,彷彿與十年前的案名相印證,如今的文山里已然蛻變為城市與山林間的學院聚落:寬鬆的林蔭綠帶、十分鐘內的生活機能圈成形。

一種生活的打開方式

在建築散步(architectural promenade)設計概念中, 柯比意主張斜坡的連接可產生特殊的空間感,當觀察者逐漸通過建築空間時,眼前展開的是一系列圖像,並創建一個層次結構, 創造室內和室外空間的藝術重疊,空間的流動隨著觀察者的前進而展現出來。
敘山行路以此概念為基礎,結合基地的斜坡地形,捨棄傳統大中庭的設計手法,創造流動式的生活體驗區塊,以自由流暢的動線,連貫多個可獨立拆解且內外交融的公共空間,引導居住者藉由實際的遊走,經驗於不同視角的居住感受中。
幾步輕巧台階,日復一日踏上這條綠蔭歸途,拂面而來的樹影微風,
洗去一身喧囂,一道有路徑的門,可以洗滌、卸除外在背負的,吸引
著最終的心之所嚮。
幾步輕巧台階,日復一日踏上這條綠蔭歸途,拂面而來的樹影微風,洗去一身喧囂,一道有路徑的門,可以洗滌、卸除外在背負的,吸引著最終的心之所嚮。
那扇門裡,是我們的天堂,我們的歸屬,是生命滋長之處,是家。
拾級而上,兩排扶疏相依的竹林,為低矮的木桌石椅遮掩一方餘地,騰出位置與心情,沏上一壺香氣四溢的鐵觀音,是陶淵明「結廬在人境」的鳴響,亦能啜飲一口蘇東坡「 江海寄餘生」的豁達。
生命,偶有波瀾,但每一天,都有一個時刻,這樣一個空間等待著我們。
以一流小橋銜接兩處,讓我們得以自由地創造互動,同時感到愉悅和溫暖,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圍聚,會在群落中產生獨特的氛圍、光線、溫度和線條。
平凡卻無可取代,這些身邊微小發生著的人與物,才是最真實的生活與愛。
社區市集的養分,如同紛飛的葉片般,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。人們用自然樸素的方式,共同去享受技能、經驗、創意和智慧的傳承與分享,同時建構自身的生命「品質」。
社區市集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精神之光。
一棵姿態優美的宜梧樹下,安放著我們各樣的思緒,在這裡或坐、或臥、
或沉思、或閱讀,徐徐的清風輕輕地見證我們每一個微小卻有力量的蛻變,
在心裡開出無數個新的花園。
一棵姿態優美的宜梧樹下,安放著我們各樣的思緒,在這裡或坐、或臥、或沉思、或閱讀,徐徐的清風輕輕地見證我們每一個微小卻有力量的蛻變,在心裡開出無數個新的花園。
循著植滿楓香與樟木的小徑,親手去撫摸葉片的紋理脈絡、觀察每一種昆蟲的姿態形狀,亦可踏入幾棵楊梅點綴的蔭廊,或拾級至轉角翩然遇見一棵盛開的紫薇,眼前的一切讓漫遊有了意義。
用心維繫照料著環繞在周身的日常,在自然裡淋漓盡致的生長。

CONTACT